107号 B
关于请求完善临夏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张俊、郭梅芝等10位代表:
感谢各位代表对临夏职业教育的关心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请求完善临夏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临夏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位于临夏市环城东路120号,始建于1993年,是由原市职业技术学校(1984年成立)和八坊中学高中部合并而成的。2000年、2003年又分别将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并入职教中心。学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本科学历60人,高级职称教师19人,中级职称教师33人,双师型教师2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学生77名。现设有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家庭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同时,常年举办汽车驾驶与维修、挖掘机、装载机、塔吊、电工电焊、电子商务、牛肉拉面、民族工艺(葫芦雕刻、彩陶和砖雕)、乡村旅游、保安、家政服务等各类短期培训班。
为了加快补齐县域职业教育短板,推进“技能甘肃”在临夏的落地落实,临夏州级“技能甘肃”领导小组提出了“一县一校一中心”的县域职业教育构架。各位代表提出《关于请求完善临夏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议案》的建议完全符合临夏市实际,市上也将扩建临夏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纳入了《临夏市“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计划在现址附近征地30亩,新建标准化学生公寓、综合实训楼和学生食堂,使学校规模达到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的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具体计划为:
1.新建能容纳2000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楼一幢;
2.新建能容纳2000名学生就餐的学生食堂(两层);
3.新建综合实训楼一幢。初步设想综合实训楼为五层,“一”字型设计,按各专业和楼层进行分段分区布置,一层主要为汽车维修专业、工程设备维修实训区,二层为牛肉拉面及中餐烹饪实训区,三层为电工、电气、电焊、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区,四层为民族工艺美术(砖雕、彩陶、葫芦雕刻)、养老护理、旅游管理实训区,五层为创业创新、家政、社区服务实训区。
4.新建占地约2亩的特种工室外实训场;
6.新建占地约2亩的园林技术(园林种植和培育)实训场;
7.围墙等附属设施。
针对在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招生困难、“双师型”教师紧缺的实际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省、州保障职业学校招生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按比例政策性分流部分初中毕业生到职校就读,保证职业学校的生源。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通过“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和全州助推百亿元产业万名人才培训工作及人力资源、农业及扶贫开发等部门培训项目,面向青壮年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免费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力。引进先进优质的教育理念、管理技术和教育资源,补齐短板,填补空白,借助外力发展我市职业教育。通过“2+3”“2+1”“1+1+1”等办学模式,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机会,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二是多渠道解决“双师型”教师紧缺问题,积极争取有计划地补充职教师资,在每年教师录用招考时,按照职业学校的专业需求,有计划的招录一定比例的专业师资,统一招录,不断补充职教师资。制定全州教师培训计划时,将职教师资培训和普通中学教师培训一并纳入培训计划中,利用国培、省培项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继续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加强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行业证书的持证率。
三是极引导“两后生”主动接受职业教育,联合人社部门,依托市职教中心狠抓“两后生”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切实做到瞄准培训对象,精准培训到人;在现有培训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中职中专、高职大专、自考函授、电大成人教育等不同形式的培训办法;积极探索外出转移培训和就地创业、生产培训方法;积极探索民族地区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模式新办法)切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针对不同职业培训项目,科学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市场前景好、就业门路广的热门就业技能培训,努力做到“进的来”、“学的好”、“用得上”,切实让培训学员学到一门就业技能,培训力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保证培训的效果。
感谢各位代表对临夏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各位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临夏教育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陈艳华
联系电话:18809300169